class=TRS_Editor>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引起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其中毒雜草入侵是草地退化的重要指示因子。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區恢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以甘肅馬先蒿為研究對象,對其種群擴張不同階段展開研究。結果發現,甘肅馬先蒿種群擴張顯著增加了群落豐富度指數、Shannon-Wiener指數和雜類草的地上生物量比例(p<0.05),而群落總生物量、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未見顯著降低(p>0.05);土壤水分、AOC和NO3-·N顯著降低(p<0.05),而土壤pH和土壤全量養分變化不顯著,有效磷(AP)先降低后升高(p<0.05)。SEM模型表明,甘肅馬先蒿種群擴張導致物種豐富度、雜類草地上生物量比例和群落需水量增加,促進土壤有效養分的過度利用,導致土壤質量下降。該研究闡明了高寒草地毒雜草入侵爆發的一種生態機制,為草地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理論指導。
相關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Pedicularis kansuensis Expansion on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Nutrients in an Alpine Grassland為題,發表在Plants上。研究工作得到青海省創新平臺建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中科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國家公園聯合研究專項的支持。
論文鏈接
圖1.甘肅馬先蒿種群擴張影響植物-土壤系統的示意圖
圖2.甘肅馬先蒿種群擴張影響土壤養分的SEM模型